雕塑
学科大类:艺术学 学科小类:美术学类

雕塑是造型艺术的一种。又称雕刻,是雕、刻、塑三种创 制方法的总称。指用各种可塑材料(如石膏、树脂、黏土等) 或可雕、可刻的硬质材料(如木材、石头、金属、玉块、玛瑙、 铝、玻璃钢、砂岩、铜等),创造出具有一定空间的可视、可触 的艺术形象,借以反映社会生活,表达艺术家的审美感受、审 美情感、审美理想的艺术。雕、刻通过减少可雕性物质材料, 塑则通过堆增可塑物质性材料来达到艺术创造的目的。圆 雕、浮雕和透雕(镂空雕)是其基本形式。在同一环境里用一 组圆雕或浮雕共同表达-个主题内容的叫组雕。雕塑的产 生和发展与人类的生产活动紧密相关,同时又受到各个时代 宗教、哲学等社会意识形态的直接影响。在人类还处于旧石 器时代时,就出现了原始石雕、骨雕等。雕塑是一种相对永 久性的艺术,古代许多事物经过历史长河的冲刷已荡然无 存,历代的雕塑遗产在一定意义上已成为人类形象的历史。 传统的观念认为雕塑是静态的、可视的、可触的三维物体,通 过雕塑诉诸视觉的空间形象来反映现实,因而被认为是最典 型的造型艺术、静态艺术和空间艺术。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 和人们观念的改变,在现代艺术中出现了反传统的四维雕 塑、五维雕塑、声光雕塑、动态雕塑和软雕塑等。这是由于爱 因斯坦相对论的出现,冲破了由牛顿学说建立的世界观,改 变着人们的时空观,使雕塑艺术从更高的层次上认识和表现 世界,突破三维的、视觉的、静态的形式,向多维的时空形态 方面探索。

【培养目标】本专业培养具备坚实的科学文化和艺术理论知识,具备 立体造型能力,以及应用泥土、木、石、陶、金属、综合材料等进 行具象及抽象造型的能力;能在公共环境雕塑专业领域从事 专业创作、教学和研究工作的应用型人才。

【主要课程】泥塑、素描、解剖、透视、创作、陶艺、金属锻造、中外古代 雕刻临摹、木雕、石雕、城市雕塑工程、城市雕塑设计、专业考 察、毕业创作。

【就业方向】毕业生适合在各级市政规划局、建筑公司、装饰公司、设 计公司、雕塑设计院及其他企事业单位从事雕塑设计、壁画设 计、装饰品设计及相关的教育、管理等工作。

【未来可以从事职业岗位】雕塑设计师、软装设计师、油泥模型师、雕塑师、次时代 3D美术设计师、软装设计总监、美术老师等。

【就业热门行业】家居/室内设计/装潢、建筑/建材/工程、影视/媒体/艺 术/文化传播、广告、教育/培训/院校、新能源、互联网/电子商 务、公关/市场推广/会展、房地产、家具/家电/玩具/礼品等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