新能源科学与工程
学科大类:工学 学科小类:能源动力类
"

新能源科学与工程专业主要学习新能源的种类和特点、 利用的方式和方法、应用的现状和未来的发展趋势。具体内 容涉及太阳能、风能、生物质能、核电能、化石能源,等等。 我国高校在新能源专业设置和专业人才培养方面还落后 于发达国家。国内尚没有高校开设生物质能相关专业。大多 数高校是在原有热能与动力工程等专业基础上增设了部分与 新能源有关的选修课程,作为对新能源领域知识的一种补充, 或进行了专业名称的更改。 所有这些,无论是课程内容设置的科学性,还是人才培养 的专业性,尚不能适应国家对新能源领域专业人才的需求。

【培养目标】本专业面向新能源产业,根据能源领域的发展趋势和国民 经济发展需要,培养在新能源科学研究及其利用的技术开发与 实施等方面既有扎实的理论基础,又有较强的实践和创新能力 的专门人才,以满足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对该领域教学、 科研、技术开发、工程应用、经营管理等方面的专业人才需求。

【主要课程】本专业在课程内容体系的设置上紧密结合培养目标要 求,既注重“厚基础”,突出基本理论与方法,又注重“宽方 向”,丰富课程知识结构。注重学生“知识结构”的构建和“能 力结构”的形成。 理论部分:在基础教育系列中重点强调基础性与综合性 相结合的原则。包括高等数学、大学物理等工程技术基础课 群;大学外语、马克思主义原理等社会科学课群。在专业教育 系列中重点遵循厚基础、宽口径的原则。包括工程热力学、流 体力学、传热学、能源系统工程、可再生能源及其利用、光伏科 学与工程、风力发电原理、生物质能工程、核能利用基础等专 业平台课群;光伏材料与太阳能电池、风力发电场等专业选修 课群等。 实践部分:重点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、动手能力和工 程实践能力。单独设立“能源工程综合实验”课程,目的是充 分利用学科的开放式实验室,指导学生开展设计性、综合性实 验项目,培养学生发现问题、解决问题的创新能力。

【就业方向】毕业生就业前景广阔,可在核能、风能、太阳能、生物质能 等新能源和节能减排领域的企事业单位、高等院校和政府部 门从事技术研发、工程设计、新能源科学教育与研究、新能源 管理等相关工作。

【未来可以从事职业岗位】电动车总布置工程师、充电桩销售工程师、汽车零部件销 售工程师、车辆底盘工程师、汽车内外饰采购经理、结构工程 师、电气工程师、项目材料编写专员、投资项目经理等。

【就业热门行业】新能源、汽车及零配件、教育/培训/院校、电气/电力/水 利、机械/设备/重工、电子技术/半导体/集成电路、咨询、人力 资源、财会、仪器仪表/工业自动化、计算机软件等。

"